第 1583 期 作者 / 周也 張恒艷 張科 張春和 云南省中醫醫院 編輯 / 劉剛 ⊙ 校對 / 張芊芊
慢性前列腺炎(chronic prostatitis,CP)是臨床常見病、多發病之一,發病率高,約占泌尿外科和男科門診量的25%~30%。其具體病因不清,臨床表現復雜多樣,主要有排尿癥狀、性功能障礙、疼痛癥狀及精神心理癥狀等。目前臨床對其治療效果不佳,且容易反復發作,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。本次研究選取濕熱下注型CP患者80例,觀察前列通淋湯的臨床療效,現報道如下。 1 臨床資料1.1 一般資料:本次研究的受試對象來自于云南省中醫醫院男科門診2016年8月—2017年2月的80例CP患者。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,治療組年齡18~55歲,平均(32.20±7.35)歲,對照組年齡20~54歲,平均(34.23±6.88)歲;治療組病程3.00~43.00個月,平均(18.24±9.25)個月,對照組病程 3.50~38.00個月,平均(17.89±8.96)個月。2組在年齡、病程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(NIH-CPSI)、無統計學差異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 1.2 診斷標準:西醫診斷標準參照《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》:①病史、體格檢查;②臨床癥狀:包括尿急、尿頻、尿痛等排尿癥狀;骨盆及會陰區域疼痛;性功能障礙;出現焦慮、抑郁、失眠等精神心理癥狀;③前列腺按摩液(EPS)檢查:連續2次EPS檢查中白細胞≥10個/高倍視野(HP)。(本文由岐黃民間傳承公眾號整理校對編發)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參照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(試行)》制定:①主證:包括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夜尿增多;尿道灼熱或赤澀疼痛。②次證:會陰、小腹、睪丸疼痛或不適;腰骶疼痛;陰囊潮濕;尿道滴白;舌紅苔黃或黃膩,脈滑。凡具備以上主證中任意一項,以及次癥中任意兩項,即可納入研究。 1.3 納入標準: 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;②中醫辨證為濕熱下注證;③療程≥3個月;④年齡在18~55之間。 1.4 排除標準: ①未同時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證候診斷標準;②療程在3個月以內;③合并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異常和(或)生殖泌尿系統感染;④排除因急性前列腺炎、前列腺膿腫等疾病不能行前列腺按摩者;⑤排除良性前列腺增生(BPH)、前列腺結核、前列腺癌、膀胱癌、尿道狹窄等疾病。 1.7 統計學處理:計量資料以(均數±標準差)表示,采用t檢驗;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,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。檢驗水準α=0.05,P<0.05為有統計學意義。 2 結果2.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。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(%) 注:與對照組比較,*P<0.05 2.2 2組治療前后NIH-CPSI評分比較 見表2。2組治療后NIH-CPSI總分及各項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明顯降低(P<0.05);但治療組在NIH-CPSI總分、疼痛或不適、排尿異常、生活質量影響降低程度更大(P<0.05)。 表2 2組治療前后NIH-CPSI評分比較 注:與本組治療前比較,*P<0.05;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,△P<0.05 3 討論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,好發于青壯年男性,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,目前多認為可能與泌尿系感染、自身免疫反應或免疫異常、前列腺管內的尿液反流、前列腺結石等因素有關。由于前列腺解剖結構及位置特殊,導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療效欠佳,且病情容易復發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 提示:轉載請注明來源 “岐黃民間傳承公眾號” |
|
來自: 事事平心 > 《鄉醫(民間)傳承》